提示词学不存在了:从DeepSeek R1说起

▲点击蓝色关注“OA十年”▲


去年冬天,我窝在一家咖啡馆的角落,对着笔记本电脑发呆。那会儿我正琢磨着怎么让AI写出一篇像样的秋天散文,搞得自己跟个调试代码的程序员似的,不停地修改提示词:"要有意境""要有感情""要有画面感"...折腾了一上午,出来的文字还是一股浓浓的机器味。

提示词学不存在了:从DeepSeek R1说起

直到DeepSeek R1的横空出世,这一切才有了转机。前几天第一次用R1的时候,我就随口说了句"写个关于北京胡同的小诗,要有冰糖葫芦",不到半分钟,它就甩出了一串充满烟火气的文字。看着那些带着老北京味儿的句子,我第一次感受到了AI的"悟性"。不得不说,DeepSeek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,它让AI终于开始真正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情感。

说真的,回想起DeepSeek之前跟AI交流的方式,简直就是一场闹剧。我们这些用户像是在学习一门外语,得掌握"prompt engineering(提示词工程)"这种听着就让人头大的技能。为了让AI明白我们想要什么,我们得在输入框里塞满各种专业术语和特定格式,搞得像是在念咒语。那时候我还认真研究过怎么写提示词,甚至还整理了一个提示词模板库,现在想想真是此一时彼一时。

但自从DeepSeek R1出现后,情况完全不一样了。它就像是捅破了那层隔在人类和AI之间的窗户纸。前几天我参加一个产品评审会,新来的实习生直接用R1做起了产品分析,就那么简单地说了句:"帮我做个产品分析,重点说说咱们这款产品跟竞品比有啥优势。"AI立马就整理出了一份完整的竞品分析报告,还配上了数据可视化图表。

有意思的是,R1带来的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商业场景。前几天我妈要在手机上买菜,她就对着手机说:"我想买些新鲜的青菜和鸡蛋。"AI立马就帮她筛选出附近超市的特价商品,还贴心地标注了配送时间。这让我想起了前几个月的一个新闻:DeepSeek团队在发布会上说他们的目标是让AI真正理解人类的需求,而不是让人类去适应AI。看来,他们是真的做到了。

当然,也有人担心AI会不会太聪明了,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。但就像DeepSeek的创始人说的那样,AI的进化不是为了取代人类,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。就像我们发明计算器,不是为了取代人的计算能力,而是为了让我们能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思考上。

站在2025年回头看,DeepSeek R1的出现像是一个分水岭。在这之前,我们还在苦苦学习"机器语言";在这之后,AI终于开始像一个懂事的助手,而不是一台需要精确指令的冰冷机器。这种进步,说到底是技术在向人性靠拢,而不是逼着人去适应技术。

说真的,这可能是AI发展以来最了不起的进步 —— 它终于学会了说人话。


from: deepseek r1& claude 3.5 sonnet


end




提示词学不存在了:从DeepSeek R1说起

Dalong


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
All in OA,万物皆可OA,包括AI

微信:DalongOA
网站:oatenyears.com
邮箱:dalong@oatenyears.com
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